2.关于党建主责主业意识弱化的问题。
(1)关于践行“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不到位的问题。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2019年1—10月,先后召开了11次县委常委会、2次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党建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实施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86个,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健全述职评议、现场观摩、常态督导的党建工作推进落实机制,2019年初召开镇街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职责述职评议会议;每季度召开县直部门重点工作推进测评会,党建工作列为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的第一项内容。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县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下设5个小组,组建13个巡回指导组,做好指导和督导工作,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2)关于县直机关党组织设置不规范的问题。组织开展县直基层党组织设置及人员任职专项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县直单位党员人数超过50个人的14个党支部,全部调整为党总支或党委。2019年9月下发《关于加强县直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动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依托灯塔—党建在线平台,每季度对党员转入、转出情况以及“三会一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根据党员变化情况对党组织设置及时进行调整。
(3)关于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用力不够,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工程,落实好村“两委”干部坐班制度和支部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加强村干部日常管理和培训,共举办村(社区)支部书记培训班5期。严格标准,拓宽渠道,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拔配备工作,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6名,培养储备后备力量1134人。对纳入第一轮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范围的22个村党支部,建立工作台账,逐村制定整顿措施,实现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和“第一书记”帮包“双覆盖”。推进25处红旗驿站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向小区延伸。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借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打造“一核四动”(党建核心引领和政策破题推动、资源挖潜促动、拓宽渠道带动、部门整体联动)模式。引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68个,入社群众2.3万余人,通过入股分红、有偿服务或收取中介服务费等形式,村均增加集体收入1.68万元。截止2019年10月底,全县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3个,占总数的63.9%,全面消除了“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