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高唐县监察委员会

   
  • 当前位置 >>


君子习六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作者:gtjj2018 | 发布时间: 2018-10-11 | 134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孔鲤说:“没有啊。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屋子中间走过去,他叫住我问:‘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说话就不得体。’我回去后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屋子中间时又被他叫住:‘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么安身立命。’我回去后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了一个问题,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学《诗》、学《礼》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从这段有趣的对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是倾囊相授的,并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吃小灶,而且更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诗》、学《礼》的重视。

  孔子不是整天给学生灌输,而是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的同一问题往往给出不同的回答,而且是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所以如果孔门子弟不清楚孔门的教育方法,就容易弄不明白,认为孔子教学生是有所保留的。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的教学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毫无隐瞒、毫无保留的。我没什么知识是不对你们公开的,这就是你们老师孔丘啊。”这里,孔子就向他的学生坦承,自己是没有留一手的。

  孔门教育的内容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门教育重视修身立德、重视国家治理与社会教化,这些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后来封建时代把孔门的教育当作了主要模式、甚至走向僵化,把孔门的教育目标当作了学校培养人才的唯一方向,相对忽视了严谨的科学思维等,也导致了教育偏差。(钟国兴 陈有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