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高唐县监察委员会

   
  • 当前位置 >>


以史实阐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有益尝试——读《信念与作风丛书》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作者:gtjj2018 | 发布时间: 2020-06-28 | 18972 次浏览 | 分享到:

  何为信念?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与理想信念相关联的,是党的作风。如果说信念更多体现的是党员的精神状态、思想意志,那么作风更多体现党员的精神态度和行为做派。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地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作风是党性和世界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

  党的信念和作风不是抽象空洞的,是具体的、实践的、发展的。从党由诞生到发展壮大的百年历程来看,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精神思想,逐步积淀的体现党的本质属性的核心价值和优秀文化,构成了党的精神谱系,生动体现着党的建设和党长期执政的规律。近日,根据我们党革命根据地斗争史进行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信念与作风丛书》,就是以史实阐释党的精神谱系的一个有益尝试。

  丛书讲述了从1927年八七会议至1949年中央“进京赶考”这段新民主主义革命血与火的奋斗史,深刻揭示出革命领袖、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是如何利用信念与作风这两大武器实现绝地反击和浴火重生的。丛书分为四卷,即《浴火摇篮》《星火燎原》《宝塔山高》《开国兴邦),分别以生动的笔触诠释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思想内涵,描绘出一部我们党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优良作风的壮美史诗,连缀起党由诞生到执政这一历史时期伟大实践的内在理路、精神脉络和成功逻辑。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浴火摇篮》通过我们党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生动诠释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国民大革命失败,成千上万共产党人血流成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我们党靠什么来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靠的就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闯新路”,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和人民群众结下鱼水之情,“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苏区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在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星火燎原》着墨于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史,深刻揭示出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面对国内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因而在革命的征途上无论有多大的牺牲,都前仆后继,义无反顾。面对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艰苦与共、患难相依,以做人民的公仆为荣光,以廉政清明严格自律。“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正是苏区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