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高唐县监察委员会

   
  • 当前位置 >>


微信与书信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作者:gtjj2018 | 发布时间: 2020-01-03 | 93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还微信。”这是微信诞生时坊间对它的调侃。可是几年过去了,谁又能想到,由中国人发明的微信,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微信,首先具有“短平快”的优势。那些便于操作的“朋友圈、扫一扫、看一看、搜一搜”,以及平台上的各种小插件,渐渐变成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让语音、视频、导航、定位等,成为“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微信,还使繁琐纷杂的日常生活事务,诸如水、电、煤气、供暖、通讯等生活缴费,以及订餐、购物、存款、转账、住宿、订票等,变得简单而快捷;它还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乃至工作学习,亦变得方便而高效,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拎部手机走天下,微信,不仅让世人活得如鱼得水,也让人深深感受到“鱼儿离不开水”。

  有人说,有了微信,就不再需要什么书信了。可我却认为,微信虽好,总有其不足。是微信的快捷弱化了人的主观意识,还是微信的灵活且碎片化的信息限制了人的思考,抑或是微信缺乏节制导致人的过度社交——“霸凌”了时光、影响了健康……想一想,这些“不足”,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加以改变。

  我以为,微信的真正不足,换言之,微信不可取代书信的地方在于,与他人交流,特别是在重要或者重大事务上深度交流时,远不如书信具有正式感、庄重感、私密感,远不如期盼那相对迟缓的书信抵达之际的时空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同时也缺失书信中所具有的“诗与远方”的愿景与期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书信,是一种特有的文体样式,经历千百年流传下来,它不仅承载着文人墨客乃至黎民百姓无尽的浓情蜜意与悲喜交集,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也是今天之微信应该继承的文化和文明的“遗传密码”吧。

  譬如“呵呵”就是一个绝妙的“遗传密码”。处于微信时代,网友之间“互微”,高兴时用,烦闷时用,无聊时用,暂停时更无需多言,“呵呵”出马,一词搞定。不过,“呵呵”并非微信时代的“新生事物”。它较早出现在宋代文豪欧阳修与友人之书信中,后由宋代的另一位文豪苏东坡将其发扬光大。打开《苏轼文集》书信卷看吧,满纸“呵呵”,满目“呵呵”,与今日微信中之“呵呵”别无二致。

  诗圣杜甫有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然而,家书里包蕴着的真情、哲思与文明,又何止万金?

  《傅雷家书》写道:“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这既是家书,也是谆谆教诲之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