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课本里读到的‘胜利’,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真正的缅怀是让他们的精神活在每个人心中,这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北京东直门中学初二学生张瀚仁说。
从抗战精神、大庆精神、特区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挺进,需要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解锁“强国有我”的精神密码。
饱蘸中国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中共一大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地游人如织,参观者在红色文化中自觉接受思想洗礼;“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精神传承融入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持续增强——
“买到了,真的太好看啦!”国家博物馆内,捧着两枚刚买到的“凤冠冰箱贴”,观众小袁难掩兴奋之情。
这款文创产品以国博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原型,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引得众多游客竞相收集。
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体现在我们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由衷热爱之中。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致力于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越来越多人感叹不虚此行;动画电影《哪吒2》一次次刷新票房纪录,《黑神话:悟空》大幅刷新国产游戏销售纪录,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等持续火热,彰显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让传统节日在基层火起来……
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用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人们在厚植文化自信中,聆听着跨越时空的文明回响,领略着中华文化的崭新气象。
构筑道德高地 激发向善力量
2024年9月29日,首都北京,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以国家之名褒扬英雄,以国士之礼致敬功臣。
一枚枚勋章奖章,铭记着不可磨灭的功勋,鼓舞着新时代奋斗者前行的脚步。
党的二十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注重典型示范、树立先锋导向,在全社会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持续开展先进模范表彰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