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大局、谋划全局、整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善于从战略上思考和谋划问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经验。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极为复杂,承载的使命任务异常艰巨,更需要拓宽视野、打开格局,从战略上看问题、作决策。党的二十大登高望远、谋深虑远,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着眼全局、关乎根本的部署和举措,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长远的指导作用。
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担当。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不断增加,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大变局”也是一个“大乱局”。人类往哪里去、世界该怎么办?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听到中国声音、期盼看到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统一起来,让中国的发展既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正如有媒体评论,“党的二十大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擘画宏伟蓝图
续写绚丽华章
时间的流淌,积聚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滚滚向前的强大势能。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不懈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前行,党和国家事业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党的二十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新的实际出发,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新征程上我们朝哪走、怎么走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描绘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美好发展前景,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地位更加彰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无数仁人志士先后尝试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均没有取得成功。孙中山先生也提出过《建国方略》,对振兴中华作出了一些设想,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也不可能实现。通过现代化走向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中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二十大把历史的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高度统一起来,首次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
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接力推进的过程,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在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基础上,对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分“两步走”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总的时间框架内,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战略定位,强调这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同时提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体现了长期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式现代化既催人奋进又可感可行,有利于激励人们朝着宏伟目标一步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