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和县委工作安排,县纪委监委将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和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纠治干部队伍作风顽疾,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确保取得实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督意见,特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受理范围
(一)损害营商环境问题:①不按规定向企业提供优惠扶持政策,政策不透明、兑现难等问题。②审批流程多、时限长,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审批事项该放不放、明放暗控、放责留权,为企业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人才不积极、不主动、不及时等问题。③执法监管简单粗暴、“一刀切”,搞人情监管、钓鱼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以罚代管、重罚轻管甚至吃拿卡要等问题。④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中介机构利用政府影响违规收费,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参加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问题。⑤对待企业亲而不清、清而不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事就不会出事”的扭曲心态,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甚至利用职权或利用职务影响谋取私利等问题。⑥重招商引资轻落地服务,“新官不理旧账”,对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和企业反映问题推诿扯皮、处理不力等问题。⑦主管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名向基层转嫁责任,要求企业“过度包装”“数字达标”,本该部门办的事交给企业去办、本该部门跑的腿要求企业去跑等责任甩锅为官不为等问题。
(二)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①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空泛表态、躺平无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成了”;部门单位政策落实消极应付,搞“轮流圈阅”“层层转发”;乡镇、村(社区)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对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敷衍应付,虚假整改、“纸面整改”等问题。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破解难题能力不强,对政策举措片面理解、僵化执行,脱离实际硬干、不顾条件蛮干;机械执行政策规定,片面强调“不能办”而不研究“怎么办”;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③履职尽责方面,失职失责、上推下卸,该担责的不担责,该拍板的不拍板、“新官不理旧账”、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问题。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方面,推诿扯皮,“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冷硬横推、优亲厚友、任性用权等问题。⑤解决基层减负方面,流于形式,学风文风漂浮、调查研究浮于表面,不切实际、文山会海隐形变异、以属地管理为名将工作责任转嫁给基层,乱决策、乱拍板、层层加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