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高唐县监察委员会

   
  • 当前位置 >>


大将许光达的育才之道
来源: | 作者:gtjj2018 | 发布时间: 2018-07-13 | 14146 次浏览 | 分享到:

  既要贯彻“少而精”,又要坚持高标准,要正确处理平时和战时的关系问题

  随着坦克部队的迅速发展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装甲兵急需中高级指挥人才。1958年6月1日,装甲兵学院在山西大同成立,许光达亲自兼任院长。

  许光达的办学思路是清晰的。在他看来,装甲兵学院的成立对我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担负着为中国建设一支强大而优良的人民装甲兵的光荣使命,要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对党无限忠诚,能掌握党的路线政策,具有现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知识,适应装甲兵建军作战需要的中高级军事、政治干部。他明确指出:“装甲兵学院应该面向部队,经常与部队、与各兄弟院校密切协作,成为装甲兵军事学术和教学工作研究的中心。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整理研究成果,以推动装甲兵的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对于许光达来说,这个院长不是挂名的,而是要切实解决学院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他亲自参加学院党委会,研究教学、生活、工作关系问题,经常深入课堂和训练场,参与制定和修改教学大纲,并亲自给学员上战术课。

  1960年12月29日,许光达参加装甲兵学院党委常委会,就党委团结提出要求:“党委在会上决定的东西,不能在会后各干一套,也不能不按党委决议精神向群众各说一套。如果这个首长这样说,那个首长那样说,口径不一致,下面就无所适从,或者容易被钻空子。有些问题还没有决定的,大家要交换下意见再答复下面。”针对教学变化大、师生难以适应的问题,许光达说:“教学方面,现在变化太大,要稳定一个时候,要把教学大纲、教材、制度相对地稳定下来。现在方针、政策明确了,有条件可以稳定下来了。我看目前学院解决这个问题是很迫切的,政治运动一般不停课,在政治学习时间内机动。”许光达很关心装甲兵学院师生的生活和切身利益,他在参加学院党委常委会时说:“比如在院校学习四年,毕业临走时,学员等汽车就等了四十分钟,本来是完全可以办好的事,但没办好,这种疏忽是不能原谅的。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临走时还给人以不好的印象。有些事情是领导考虑不周到,变化又多,比如教员买煤,服务社过去送上门,现在又说不送了,要教员自己去拉煤,又没有工具。这样的问题应该解决嘛!”

  1964年2月,毛泽东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少而精”的方针,“现在的教育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方法不对。我看教育改革,这样不行。学制可缩短。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革。”7月16日,装甲兵召开院校工作座谈会,多数人强调训练内容要“少而精,短而少”,也有人认为训练内容的多少要看训练出来的干部是否称职。许光达强调二者不可偏废,既要贯彻“少而精”,又要坚持高标准,要正确处理平时和战时的关系问题,军队一切工作要立足于战时,部队训练工作更应这样。许光达的讲话统一了全体人员的思想,对装甲兵院校正确贯彻中央军委的训练方针,端正训练指导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
×